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 政务公开> 规划计划

双峰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

发布时间: 2016-11-30来源: 县卫生计生局 作者: 谭丽林

双卫发〔2016〕33号

双峰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关于印发《双峰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的通知

各乡镇卫生和计划生育办公室,中心卫生院(所),县直医疗卫生计生单位:

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双峰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双峰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2016年11月29日

双峰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

第一章 规划背景

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事业改革的全面深化,双峰县进入实现医疗卫生现代化的关键期。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外来人口就医等所带来的挑战,满足公立医院改革、“医养结合”和多元化就医需求,构建科学、公平、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特编制《双峰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以下简称“本规划”)。

一、现状分析

1.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双峰县属于湖南省娄底市,地处湘中腹地,是革命老区,享有“国藩故里,湘军摇篮,女杰之乡”美誉。东西长61公里,南北宽59.2公里,总面积1715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人均GDP2.1万元,在湖南省51个贫困县之列。截至2015年末,户籍人口96.18万,常住人口87.34万。

2.居民健康现状。全县居民健康状况良好,居民人均期望寿命75.5岁,人口自然增长率7.43‰,出生率12.6‰,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4.54%,儿童系统管理率89.60%,孕产妇死亡率11.1/10万,住院分娩率99.96%,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7.33‰。2015年全县各医疗机构完成诊疗人次120万人,住院11.79万人次,年住院率9.83%。

3.医疗卫生资源现状。截止2015年末,全县有各类注册医疗卫生机构1148个,其中,二级以上公立医院2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精神病专科医院1个,乡镇基层卫生院18个,民营医院4个,村卫生室993个,城关诊所51个;共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32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596人(每千常住人口医生1.8人),执业注册护士1065人(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1.22人);全县实有病床3148张,每千常住人口病床3.6张,县公立医院实有床位1190张,病床使用率88.48%,社会办医院实有床位520张,病床使用率77.2%,基层医疗机构实有床位1438张,病床使用率为81.2%。

二、主要问题

1.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相比,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相对不足。全县2014年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3.17张,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1.6人,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1.05人。2015年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增到3.6张,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增加到1.8人,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增加到1.22人。2015年医疗资源虽然比上年度大幅增加,但增量主要是社会力量举办的小规模、低水平医院,而公立医院、县级综合医院增量较少,每千常住人口卫生技术人员、医生、注册护士都相对偏低,不但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周边地区,医疗服务能力没有实质性提升,且专科服务能力较弱,县人民医院目前实有床位达470张,编制床位数仅470张,由于地方经济欠发达、医疗条件不佳、人员待遇不高等问题,不但难以吸引优秀医学毕业生就业,现有医务人员外流的情况比较严重。

2.资源布局结构不合理,影响医疗卫生服务提供的公平与效率,患者外流比例高。由于县域内医疗服务能力弱,全县2015年28.95%患者选择在县外住院治疗,其中7.73%在娄底市住院,21.22%选择在省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省级以上(外住院患者)的主要疾病专科及占比分别为:肿瘤科(25.58%)、消化内科(10.02%)、呼吸内科(9.41%)、神经内外科(8.76%)、骨伤科(5.2%)、五官科(3.54%)。

3.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碎片化的问题比较突出,卫生技术短缺,服务体系不强。公立医院与社会办医比例失衡,没有形成多元化就医格局;民营医院存在着规模小、人才短缺、医疗技术上档次难、落实公立医院同等政策待遇难不能与公立医疗机构形成有交换互惠互补等发展瓶颈;资源要素结构失衡,部分专科服务能力较弱,像传染病、儿童、护理、医养、临床检验等专科医疗机构仍是空白区,有特色的专科医院设置较少,大多数医院尚未形成医院“龙头”专科和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品牌”学科;医护比、床护比失衡,且医护比、床护比严重偏低。

三、形势与挑战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明确了2020年全国贫困县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面临新的历史任务。

1.人口结构和疾病谱的改变对卫生工作提出了新任务。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必然带来老龄人口、流动人口的持续增加,这将从总体上改变双峰县人口结构。伴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人民健康的首要因素。根据调查,目前因恶性肿瘤与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已经成为全县人口死亡的第一位和第二位死因,脑血管疾病、心脏病死亡率分居第三位、第四位。同时,传染病防治的薄弱环节依然存在,艾滋病等传染病已构成新的威胁,老年疾病对卫生资源的消耗比例呈快速上升趋势。这些新的情况要求卫生系统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服务体系,以满足社会不同群体对医疗保健的多种需求。

2.城乡一体化建设要求对卫生工作产生了新的挑战。近年来,全县通过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农村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潜力大大增强,城乡卫生保健水平差距有所缩小,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仍未得到根本扭转,主要表现在:高素质的卫生技术人员集中于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基层卫生机构没有一支稳定的、具有较高学历和适用技术的人才队伍,适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引进机制尚不完善;城市大型设备总量增长较快,而农村基层卫生机构仍然难以及时获得适宜配套设备。在卫生资源空间布局上,城区中心地段医疗机构过于密集,而新建住宅小区、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城乡结合区域相对缺乏医疗网点,滞后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也滞后于各辖区居民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卫生资源配置的失衡,导致了卫生服务功能的错位和供给的失衡,县城大医院病人拥挤,承担了本应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卫生院诊治的常见病或健康检查工作,造成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从总体上降低了卫生资源利用效率。

3.信息技术带来医疗模式的转变。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优化医疗卫生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提供了条件,必将推动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深刻转变,全县可以充分利用远程诊断手段,提升县域内医疗机构的诊疗手段,转变诊疗模式,开拓业务范围。

4.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卫生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国家出台了医改的总体方案和相关配套措施,市委、市政府也出台了《娄底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医改深入推进,必将打破阻碍全县医疗卫生资源公平分配的体制机制,逐步缩小城乡、地区、人群在健康保障、服务提供、健康状况方面的差距,实现城乡卫生事业一体化发展,提高全县城乡居民健康水平。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建设健康双峰、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目标,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促均衡、升能级、激活力的要求,盘活存量,发展增量,注重质量,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能,为实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县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民生导向,关注健康需求。围绕全县人民的健康需求和解决人民群众主要健康问题开展区域卫生规划,科学合理确定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资源的数量、规模、职能及布局。

2.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加强政府规划调控、统筹的管理职责,坚持政府在卫生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强化政府对基本、基层卫生资源的责任,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办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社会力量办医向高水平、规模化发展。

3.提升服务能级,注重内涵建设。在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数量、规模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内涵质量建设,通过吸引和集聚优质资源,提升服务能级和品牌影响,促进整体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持续上升。

4.推动联合联动,促进资源利用。统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资源,引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定位和协同错位发展,加强各机构之间在诊疗服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联合与联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水平,促进整体协调发展。优化区域卫生资源布局和发展方向,补短板、促协作,进一步盘活和高效利用已有存量资源,根据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居民服务需求适度发展增量,逐步扩大短缺卫生资源服务规模和数量。

三、总体目标

“十三五”期间,以打造“健康双峰”为核心,全面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显著提高,多元化办医格局基本形成,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完成,分级诊疗与双向转诊良性机制基本形成,全县人民就医负担明显减轻。通过优化全县区域医疗资源配置,构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四、规划指标 1.规划期限、范围、常住人口。期限:2016~2020年。

规划范围:双峰县行政辖区, 13个镇:永丰镇、荷叶镇、井字镇、杏子铺镇、梓门桥镇、甘棠镇、青树坪镇、花门镇、锁石镇、三塘铺镇、洪山殿镇、蛇形山镇、走马街镇, 3个乡:石牛乡、沙塘乡、印塘乡。1个经济开发区:永丰经济开发区。常住人口:2015年底全县常住人口87.34万, 2020年全县常住人口达88.34万。

2.规划内容。本规划内容包括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和其他医疗卫生机构。

医院包括公立医院(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和社会办医院(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

基层卫生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中心)卫生院、门诊部、诊所和村卫生室。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包括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和计生服务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卫生监督机构、急救机构、精神卫生机构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其他不设病床的医疗机构。

3.对医疗服务需求的预测。2020年双峰县总人口达到102万,常住人口达88.34万。年住院率(医疗机构数据)将达到约14.5%,年住院人次为12.8万人,其中10万人在县域内医疗机构住院,平均住院日在7天左右。县级公立医院、社会办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住院人次占比为5:2: 3,病床使用率分别超过95%、90%和85%,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更加清晰,急慢病分治和分级诊疗模式基本成型,服务能力和效率明显提升。

4.医疗卫生资源总量。2017年,居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服务主要指标在娄底市处于领先水平,2020年,居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服务主要指标在湖南省各县处于领先水平。医疗资源配置指标符合国家对县域层面的相关规定。

表2-1 双峰县医疗卫生机构现状与规划主要指标

指 标

2015年

现状

2020年

目标

2015年实有床位(张)

2020年

目标床位

(张)

2020年比2015年

增减数

常住人口(万人)

87.34

88.34

/

/

1

医疗机构床位数

(每千常住人口)

3.6

3.72

3148

3287

139

医院

1.94

2.36

1770

2083

373

其中

县办公立医院

1.36

1.63

1190

1438

248

社会办医院

0.60

0.73

520

645

125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1.65

1.36

1438

1204

-234

执业(助理)医师数

(每千常住人口)

1.8

2.17

/

/

/

注册护士数

(每千常住人口)

1.22

1.94

/

/

/

5.医疗机构床位的构成。到2020年,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床位的构成情况见下表。

表2-2 2020年双峰县医疗机构规划的床位构成(单位:张,%)

指标

医院

基层卫生机构

床位合计

床位占比%

床位数

2083

1204

3287

/

其中

治疗床位

2036

556

2592

78.9

康复护理床位

509

186

695

21.1

其中

公立

1438

1204

2642

80.4

民营

645

/

645

19.6

第三章 医院设置

一、公立医院规划

重点办好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县精神病医院。

1.县人民医院。投资3.5亿元,异地扩建双峰县人民医院,建设规模:总面积90000平方米,主体工程有:门急诊楼、医技楼、住院大楼、医养中心、护理院、保障用房及其它配套设施,目前已完成门、急诊楼、医技楼主体工程建设,力争在2018年完成县人民医院全部建筑项目,2019年底完成整体搬迁任务。届时,床位达到约600张,完成微创、影像、放射、麻醉、心血管、ICU等功能科室的重大设备采购项目,成为全县的综合性医疗中心。以普外科,妇产科、呼吸内科、肾内科、心血管、儿科、肿瘤科、医养中心、护理院为重点专科。

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与市级和省级对口医院强化合作关系,包括:建立远程医疗会诊机制;搭建相关专科疾病转诊的绿色通道;组织相关专家定期到县人民医院坐诊,集中完成择期手术;县人民医院重点建设相关专科,与上级医院进行对接;

2.县中医院。县中医院场地极其狭窄,因地域条件的限制无法向四周拓展,待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后,县中医院利用原县人民医院场地,投资4000万元,在2019年搞好县中医院门诊及住院大楼维修改造,县中医院业务用房面积将扩大三分之二,达55000平方米,床位将达到400张。

充分发挥中医特色,服务能力和水平将得到全面提升,重点发展中医骨伤科、心脑血管(中风)、中医内科、针灸理疗科为重点专科。

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与市级和省级对口医院强化合作关系,包括:建立远程医疗会诊机制;搭建相关专科疾病转诊的绿色通道;组织相关专家定期到县中医医院坐诊,集中完成择期手术;县中医院重点建设相关专科,与上级医院进行对接。

表3-1 双峰县公立医院现状与规划一览

序号

名称

等级

床位(张)

建筑面积

(平方米)

投资

规模

(万元)

现状

规划

现状

规划

现状

规划

1

县人民医院

二级

三级

470

600

44211

90000

35000

2

县中医院

二级

三级

360

400

18453

55000

4000

合计

830

1000

62664

145000

39000

二、社会办医院规划

1.鼓励社会办医。鼓励社会办医院与公立医院形成有序竞争;鼓励社会办医院提供高端服务,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引导社会办医院向高水平、规模化方向发展,满足非基本需求;鼓励社会办医院提供康复、老年护理等紧缺服务,对公立医院形成补充,如:举办特色专科医院(不含精神病医院)、医养结合医院、护理院(站)一级综合医院和老年病和慢性病诊疗机构等各类医疗机构。

2.有序规划,预留发展空间。截止2015年,全县民营医院4家,共计床位520张,每千常住人口床位0.59张,根据双峰县的实际情况,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统一布局,到2020年,增3家民营一级综合医院;增2家特色专科医院,床位数达650张,每千常住人口达到0.75张床位,目前,预留床位200张,为社会办医院预留规划空间,支持社会办医院合理配备大型医用设备,同步预留诊疗科目设置和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空间。

三、医院人员配备规划

以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配置为重点,以居民卫生服务需求量和医师标准工作量为依据,结合服务人口、经济状况、自然条件等因素配置医生和护士的数量,合理确定医护人员比例。按照医院级别与功能任务的需要确定床位与人员配比,承担临床教学、带教实习、支援基层、应急救援、医学科研等任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可以适当增加人员配置。

第四章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划

1.明确功能定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主要职责是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以及部分疾病的康复、护理服务,向医院转诊超出自身服务能力的常见病、多发病及危急和疑难重症病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包括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医务室、门诊部(所)等基层卫生机构等。

2.强化主要职责。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护理、康复等综合服务,并受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辖区范围内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负责对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综合管理、技术指导和乡村医生的培训等。乡镇卫生院分为中心乡镇卫生院和一般乡镇卫生院,中心乡镇卫生院除具备一般乡镇卫生院的服务功能外,还应开展普通常见手术等,着重强化医疗服务能力并承担对周边区域内一般卫生院的技术指导工作。

3.规范统一管理。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统一管理和指导下,承担行政村、居委会范围内人群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普通常见病、多发病的初级诊治、康复等工作。

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规划

县五人民医院位于双峰县城西、县骨伤科医院位于双峰县老城区,两地都人口密集,根据每个街道3万-5万服务人口设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5千—1万人设置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规定,待条件成熟时,将县五人民医院、县骨伤科医院变更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表4-1 双峰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状与规划(单位:万元、张、m2)

单位

现有业务用房面积m2

建设内容

建设面积m2

现有床位(张)

2020年床位(张)

投资(万元)

备注

县五人民医院

4810

扩建门诊楼及

业务用房

5000

80

100

1500

条件成熟时变更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县骨伤科医院

2561

扩建门诊楼及

业务用房

6000

100

120

1800

合计

7371

/

11000

180

220

3300

三、乡镇卫生院

每个乡镇办好1所标准化建设的乡镇卫生院。 目前,全县政府设置的建制乡镇卫生院共有16个,其中有8个乡镇中心卫生院。到2020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控制在1004张,每千常住人口数控制在1.14张。

规划期内各乡镇中心卫生院重点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搞好门诊楼、办公楼、住院楼的改建扩建。重点加强护理、康复病床的设置,加强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对乡镇卫生院的业务指导,提升康复护理的诊疗水平,针对康复护理服务,对现有的住院设施进行改造升级,通过与县公立医院的分工协作,大力提升基层医疗资源的服务水平和使用效率。

双峰东北部以杏子中心卫生院为重点;双峰西北部以蛇形山中心卫生院为重点;双峰东南部以荷叶中心卫生院为重点;双峰西北部以甘棠中心卫生院为重点;双峰中部以青树坪中心卫生院为重点,双峰西南部以花门中心卫生院为重点,依据配置标准压缩部分乡镇中心卫生院的床位规模,住院服务向中心卫生院集中,重点将中心卫生院逐步建成服务能力较强的区域性综合医院。重点将荷叶中心卫生院和杏子中心卫生院逐步建成县人民医院分院。

表4-2双峰县乡镇(中心)卫生院现状与规划

序号

单位

现有业务用房面积m2

建设内容

建设面积m2

现有床位(张)

2020年床位(张)

投资(万元)

1

荷叶中心卫生院

(含人民医院荷叶分院)

6100

新建医技综合楼, 扩建门诊楼

6580

100

120

1660

2

杏子中心卫生院

(含人民医院杏子分院)

4000

综合楼及应急,配电,污水处理辅助设施

4000

100

120

1200

3

甘棠中心卫生院

2500

/

/

100

120

/

4

青树坪中心卫生院

4000

/

/

130

150

/

5

花门中心卫生院

3000

/

/

80

100

/

6

蛇形山中心卫生院

3000

/

/

80

110

/

7

锁石中心卫生院

1500

/

/

94

40

/

8

洪山殿中心卫生院

4000

/

/

75

34

/

9

井字卫生院

1000

总建筑面积2130平方米,其中扩建门诊楼1920平方米,周转宿舍175平方米

2095

81

30

380

10

沙塘卫生院

1680

门诊楼改建

1185

70

30

210

11

石牛卫生院

1880

住院用房

2430

70

30

440

12

印塘卫生院

2248

总建筑面积2207平方米,其中住院用房2032平方米,周转宿舍175平方米

2207

60

20

400

13

梓门桥卫生院

2500

/

/

70

20

/

14

三塘铺卫生院

3500

/

/

78

20

/

15

走马街卫生院

3000

/

/

70

40

/

16

永丰卫生院

1500

/

/

0

0

/

合计

45408

/

18767

1258

984

4290

三、村卫生室建设

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设1个村卫生室,尽量减少“一村两室”,乡镇卫生院所在行政村原则上不设村卫生室。行政村撤并后,对服务人口较多、服务面积较大的行政村可以增设1-3个医疗卫生服务点。到2020年,村卫生室建筑面积达32000平方米。

表4-3 双峰县村卫生室现状与规划

乡镇

2015年

2020年

行政村(个)

村卫生室(个)

行政村(个)

村卫生室(个)

医疗点(个)

三塘铺镇

50

39

29

29

10

甘棠

83

68

50

50

18

花门

59

59

31

31

28

石牛

60

37

30

30

10

梓门桥

65

65

37

37

28

锁石

38

40

23

23

17

杏子铺

74

53

42

42

15

井字

36

13

21

21

5

印塘

51

42

28

28

14

沙塘

31

35

18

18

17

走马街

70

81

41

41

40

青树坪

62

50

35

35

15

永丰

58

73

33

33

40

洪山殿

41

50

24

24

26

荷叶

63

59

38

38

21

蛇形山

57

72

44

44

28

汇总

898

836

524

524

332

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配备规划

初步建立起适应医疗卫生需求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全科医生与城乡居民基本建立比较稳定的服务关系。到2020年,拥有全科医生122名,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1.4人。全科医生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原则上按照每千服务人口不少于1名的标准配备乡村医生。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执业。

第五章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设置

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加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能力建设,深化专业技术服务“龙头”作用,加强镇、村疾控工作的硬件建设和能力建设,强化三级预防保健网络的网底功能。按照不同疾病防治要求,在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积极开展防治工作,逐步降低全县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加大慢性病、精神卫生工作力度,降低高血压、糖尿病、重型精神发病率,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落实免疫规划工作,2016年-2018年,计划投资880万完成疾控中心业务用房扩建2800平方米任务。

二、卫生监督机构

1.机构设置。卫生监督执法与计生现行的职责进行整合,明确行政执法工作任务。整合后的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机构负责监督检查卫生、计生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依法开展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医疗卫生、学校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传染病防治及计划生育等综合监督执法工作,查处违法行为。

2.强化管理。进一步深化网格化管理,做到网格到底、明确职责,分工协作,责任到人。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卫生计生综合执法考核机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执法设备达到卫生部《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指导意见》规定的标准,依法行政,文明执法。

3.提高能力。综合运用法律法规、经济杠杆和信息引导等手段,提高卫生行政能力。强化卫生法制、规范行政许可、加大监督力度,建立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程序明晰、执法有力、办事高效的卫生监督新体制。完善医疗服务要素准入管理。落实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制度,完善患者投诉处理和医患争议处理机制,建立协调统一的卫生管理体制。

三、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

原县妇幼保健院正在异地搬迁住院综合楼,面积20812平方米,第一期工程17000平米,目前,已经完成征地拆迁三通一平,土方及打桩等基础工程,在2018年前完成项目建设任务,预计在2020年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搬入新址并开业,床位达到138张,达到二级专科医院水平,成为较大规模的妇幼保健中心,基本完成检验、影像、放射、ICU等功能科室的重大设备采购项目。妇幼保健院通过与计生服务资源与技术整合后,新成立的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于2016年8月已经搬迁入新办公楼,总业务面积达到15000平米,其中10000平米作为医疗业务用房,其余约2000平米作为专业妇幼保健和县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业务用房。整合乡(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与乡(镇)卫生院的妇幼保健职能。村级保留村卫生室和村计划生育服务室,共享共用。

四、医疗急救网络建设

1.规划目标。至2020年,建成机构健全、设施配套、装备适用、信息畅通、反应快捷、服务良好、急救中心—急救站—急救点三级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网络联网联动、运转协调、覆盖城乡各地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2.规划布局。规划急救中心1个:整合县中医院120急救中心与县人民医院6833120急救中心,县急救中心设县人民医院。规划急救站6个,县东面以荷叶镇中心卫生院、县西面以青树坪中心卫生院和甘棠中心卫生院、县北面以蛇形山中心卫生院、东北面以杏子中心卫生院、西南面以花门中心卫生院为重点作为急救站定点规划。规划急救点8个:石牛、井字、沙塘、梓门桥、洪山殿、三圹铺、锁石、印塘8个卫生院。

五、精神卫生防治

建立以双峰县精神病医院为龙头,县民办精神病医院、各乡镇卫生院为基础及村卫生室为网底的技术服务体系。建立完善政府主导,各乡镇 和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区精神卫生综合防治体系。2018年投资1200万元,完成县精神病院的扩建工程,新增业务用房面积33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1630平方米,开设床位达300张,争取在2018年上半年通过二级专科医院评审,成为全县及周边地区精神障碍患者诊治基地、心里咨询及心里健康指导中心。

表5-1 双峰县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现状与规划

单位

2015年 现状

2020年 规划

总体安排(或项目安排)

公共卫生人员(人)

县疾病控制中心

现有建筑面积9130平方米,人员编制75人,公卫人员26人

投资880万元,扩建实验用房,业务用房,工作保障用房2800平方米,购置设备

35

县卫生监督所

现有建筑面积平方米,人员编制23人,公卫人员32人

合并为县卫生和计划生育综合监督执法局。

40

县社会抚养费征收局

租用其他县直单位办公楼层,人员编制10人

县妇幼保健院

一级专科医院,地处县老城区,床位90张,人员编制79人,公卫人员30人

合并为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投资8481万元,异地新建办公大楼、门诊楼、医技楼等,第一期建设17000平方米,至2020年达到二级专科医院,床位138张。

60

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

人员编制40人

县120急救中心

地址:永丰镇永丰镇和森路157号

整合县中医院120急救中心与县人民医院6833120急救中心。全县规划急救站6个,规划急救点8个。

 

县人民医院急救中心

地址:永丰镇永丰镇书院路238号

县精神病医院

地址:县梓门桥镇,一级医院,实有床位270张,人员编制55人,公卫人员15人

投资1200万元,新建精神康复用房3300平方米,到2020年床位300张,达二级专科医院。

30

六、公共卫生机构人员配备规划

1.到2020年,本县公共卫生人员需要达到353人(每千常住人口数达到0.4人),各级各类公共卫生人才满足工作需要。

2.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不应低于133人(每千常住人口数达到0.1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编制总额的比例不得低于85%,卫生技术人员不得低于70%。

3.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机构人员根据服务人口、社会需求、交通状况、区域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以及承担的功能任务等合理配备人员,总体人员不少于177人(每千常住人口数达到0.2人)。县、乡级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中卫生技术人员比例应当不低于总人数的80%。

4.成立双峰县卫生应急救援中心,建立专业化的急救队伍和组织严密的急救网络,根据急救半径和双峰县实际科学布点,完善急救中心功能。

第六章 卫生计生人员配置

一、完善卫生计生人才制度

人才永远是核心竞争力。坚持“科教兴医、人才强卫”的主题战略,建立与社会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才管理机制。建立卫生计生人才资源管理系统,加强卫生计生人才信息的沟通和服务,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引导并鼓励卫生计生人才向基层、农村地区流动,优化卫生计生人才配置,逐步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和单位各司其职的宏观管理机制,对卫生计生工作的人力资源实现全方位的行业管理。

二、加强卫生计生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人才补充和引进力度,多渠道培养卫生计生人才。到2020年,基本实现每千常住人口卫生计生技术人员达4.11人的配置目标,计3630人, 其中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17人,达1913名。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达1.94人,达1715人。以此为基础,分级核定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计生机构人员编制,按核定编制补充卫生计生技术人员。

1.加大卫生计生人才引进力度。县级医疗机构新进人员,除护理专业以外都要求本科以上学历;乡镇卫生院临床人员要求大专以上学历或取得执业助理医生证以上的条件。“十三五”期间,县级公立医院每年招聘本科以上毕业生30名;每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50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全县乡镇卫生院。

2.全面畅通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力争每年为县级公立医院引进高级职称技术骨干5名。选择同类性质事业单位,肿瘤、骨伤、呼吸、消化、康复、心血管、精神病等专业的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作为医疗技术骨干通过直接考核等灵活便利形式,经编办、人事、监察、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审核同意,办理调入手续。

3.争取财政专项支持,建立持续投入机制。“十三五”期间争取县财政每年为卫生系统安排卫生计生人才引进及奖励经费规划100万元,用于对引进人员安置费及高职称人员奖励津贴。

三、完善收入分配机制

增强县级公立医院的人事分配权限,鼓励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到“十三五”末将人员支出占比提高到30%以上。基本工资执行国家统一工资政策和标准。绩效工资以综合绩效考核为依据,突出服务质量、数量,注重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四、加大卫生计生人才队伍培养力度

采取多种形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一是建立健全科研机制,积极创造条件,落实科研项目,提高科研学术水平。力争每年新立项1项,开展2项以上科研项目。二是规范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医疗卫生单位继续医学教育活动项目的学科专业(一级学科)覆盖率达100%,继续医学教育对象获取规定学历的达标率达90%以上,力争“十三五”期末,卫生计生专技人员学历水平达专科以上的占95%。三是着力加强农村卫生计生人才队伍建设,每年选拔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到市级、省级医院进修学习,通过举办学习进修班、参加在职学历教育、举办专题培训班等方式,不断提升农村卫生计生人才队伍综合素质;四是加强卫生计生管理人才的培养,大力培养选拔高素质年轻、后备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建好后备干部队伍。

第七章 医疗卫生信息化资源配置

整合全县卫生计生信息化系统,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推动惠及全民的健康信息服务和智慧医疗服务,推动健康大数据的应用。2020年,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8%以上;全面完成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和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居民健康卡受理环境改造任务,基本实现人人拥有居民健康卡。

第八章 大型医用设备配置

根据功能定位、医疗技术水平、学科发展和群众健康需求,坚持资源共享和阶梯配置,引导医疗机构合理配置适宜设备,逐步提高国产医用设备配置水平,降低医疗成本。加强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和准入管理,严控公立医院超常装备。

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有关要求制定规划标准,编制配置规划主要考虑当地医疗机构的数量与布局、现有设备利用率、人口密度、地区类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主要配置在二级及以上或相当规模的医疗机构。医用磁共振成像装置(MRI)主要配置在三级医院和部分规模较大的二级医院。800毫安以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DSA)主要配置在三级医院,以及少部分规模较大,具备相应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 第九章 功能整合与分工协作

一、防治结合

通过独立建设,强化实验室能力,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预防接种和慢病管理,县健康教育所开展健康教育,着力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对县级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办医院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加强指导、培训和考核,建立信息共享与互联互通等协作机制。

县妇幼保健院要充分整合临床诊疗、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指导的各项职能,强化对医疗机构妇幼保健工作的技术指导和考核。监督部门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

在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建立相关机制,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考核力度,确保各项公共卫生任务落实到位。

二、分级诊疗

探索主动建设有序的转诊体系。逐步探索按病种制定双峰县的诊疗流程和转诊标准,合理选择省域内国家、省、市重点转诊医院,签订相关转诊标准、流程和费用的协调,建立相应转诊机制。

鼓励组建县级医疗联合体。鼓励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为核心组建医疗联合体,吸纳周边的社会办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联合体内部重建分工和分配机制:县级医院负责患者急性期的治疗,要压缩平均住院日和医院单体规模,联合体成员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负责患者康复期治疗;联合体内部实现医师多点执业,利用联合体内部的营利性民营医院剥离核心医院的特需服务。县政府各部门要支持医院联合体内部资源重组和人事制度调整,卫生行政部门明确康复患者的转诊标准,新农合和医保部门要完善住院报销政策允许联合体医院之间流转病人。

推进县域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十三五”期间,实现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新农合按人头支付村医一般诊疗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支付村医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费用,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提供技术培训和公共卫生服务指导。村医相应地接受乡镇卫生院的统一管理,包括服务质量监管与考核等。探索县公立医院与乡镇卫生院之间的紧密型合作,尤其是卫生技术人员的统一招聘、培训、流动的人事管理机制。

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资源共享。县财政加强对信息化、远程医疗网络硬件设施等的投入,在2018年之前实现县级医院与省、市重点转诊医疗的互联互通,新农合和医保将远程会诊费用纳入报销范围。实现医疗机构之间检查结果互认。

三、急慢分治

1.建立县域康复医疗网络。进一步加强县公立医院康复科建设,鼓励社会办医院向康复护理及养老领域发展,8个乡镇的中心乡镇卫生院要开设康复科,乡镇卫生院要重点发展康复医疗,特别是中医康复科,形成公立医院为核心的“县公立医院-中心乡镇卫生院”为一体的县域康复医疗技术骨干力量。县财政、民政和残联等部门出台专门措施,从资金和政策上鼓励社会力量向康复医院发展;县新农合管理部门和职工医保部门完善出入院标准和支付政策,使住院患者在急性期和康复期之间合理流动。

2.完善医疗护理服务支付与运行模式。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职工医保部门完善医疗护理入院标准和支付政策,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护理院。乡镇卫生院加强家庭病床服务能力,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康复、健康教育和中医保健等上门服务。医疗护理服务应按床日加特殊项目的方式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加强医疗护理人员队伍培养,探索执业护师开设护理站或挂靠基层医疗机构独立执业。

四、医养结合

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等加强合作。推动中医药与养老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和养生保健优势。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业务协作机制,鼓励开通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预约就诊绿色通道,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机构。可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引进社会资本开办“旅游+医疗”或“医疗+养老”机构或选择乡镇卫生院,拓宽服务范围,开展医养一体化项目。协同做好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护理。增强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便捷、优先优惠医疗服务的能力。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置养老床位。推动二级以上医院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等之间的转诊与合作。在养老服务中充分融入健康理念,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支撑。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统筹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资源,合理布局养老机构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研究制订老年康复、护理服务体系专项规划,形成规模适宜、功能互补、安全便捷的健康养老服务网络。

发展社区健康养老服务。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康复、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医养生保健等服务的能力,鼓励医疗机构将护理服务延伸至居民家庭。推动开展远程服务和移动医疗,逐步丰富和完善服务内容及方式,做好上门巡诊等健康延伸服务。

第十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县卫生计生资源调整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协调卫生计生资源调整工作。切实加强对区域卫生计生规划工作的领导,列入县级政府的工作和考核目标;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县级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置管理工作,要充分与负责医疗费用筹集和支付的新农合和职工医疗保险经办部门进行协同,统筹平衡县域医疗服务能力与支付能力;进一步强化和规范政府投入责任,逐年提高政府卫生投入水平。

二、明确发展重点

将提升县人民医院服务能力、打造县中医院康复网络、提升乡镇卫生院服务效率作为全县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重点。提升县人民医院服务能力就是要打造专业发展平台,与省、市对口医院建立良好业务合作联系,通过远程医疗和专家会诊等形式,让患者能够在县域内就诊,降低外转率;打造中医院康复网络就是要重点加强中医院在肿瘤、神经内科、骨伤科等专科建设,发挥中医在康复理疗方面的引领作用,同时联合城乡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县域内慢病管理和康复护理网络,并对周边地区进行辐射;提升乡镇卫生院服务效率,就是要在明确康复护理等长期医疗定位的基础上,对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加强和县公立医院的双向转诊,提高病床使用效率。全县在“十三五”期间的人力资源、财政投入和信息化建设都要围绕这三个发展重点进行布局。

三、深化卫生改革

1.完善县级公立医院自主化管理改革。以组建县医疗联合体为契机,推动公立医院治理结构改革。一方面规划县级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强化医院的预算、成本和绩效管理;另一方面将业务发展权、人事管理权和分配权一定程度上下放给医院。

2.改革补偿机制。县政府负责举办本级的医疗卫生机构,不断完善卫生投入机制,明确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落实财政对公立医院的六项补助政策。“十三五”期间重点完善政府对公立医院基本建设投入政策。依据规划建立县医疗发展基金和项目库,整合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增加县财政专项投入力度,降低公立医院自我发展的压力,引导基本建设资金合理高效利用。鼓励在医疗联合体框架下设立发展基金,财政加大对医疗集团发展基金的投入,推动医疗集团服务体系的整体发展。

3.完善运行机制。县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县财政局、医保部门与县级公立医院协作制定多方认可的医院成本核算标准和相关软件,每年自动向各方提供医院成本信息,形成医疗服务定价与支付谈判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医保部门与各医院和(或)医疗集团谈判协商支付总额及考核方式,逐年磨合,形成相对合理的医疗服务定价与支付机制。

4.强化监管机制。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完善服务质量和效率监管;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

四、落实监督评价

1.严格规划实施。县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及时发布机构设置和规划布局调整等信息,将纳入规划作为建设项目立项的前提条件。所有新增医疗卫生资源、特别是医院的设置和改扩建、病床规模的扩大、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无论何种资金渠道,必须依据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和程序,严格管理,未经批准,用地不得改变,项目不得建设,确保规划实施到位。

2. 建立规划实施的监督评价机制。县政府要强化规划实施监督和评价,建立区域卫生规划和资源配置监督评价机制,成立专门的评价工作小组,组织开展区域卫生规划实施进度和效果评价,及时发现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对策。打造统一的规划信息平台,建立规划建设与行业管理的联动机制,实现项目建设统一规划、管理联动、建设协调,加强规划衔接,保持规划弹性,预留发展空间。适当提高改扩建和新建医疗卫生项目的容积率,加强发展筹备土地的控制管理,优先保障医疗卫生机构规划用地需求。区域卫生规划的周期为5年,规划中期依据规划执行情况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